校园民谣是展现学生的校园学习和生活以及心境情感方面的音乐创作,也被称为“校园歌谣”“现代民歌”“乐府民风”等。以活泼欢快,积极向上的风格为主,曲风一般质朴明快,感情真挚,充满活力。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校园民谣的:定义与词源、发展历史、艺术特征、代表人物及作品、发展趋势、价值与影响、评价等介绍

别名

校园歌谣、乐府民风等

代表人物

侯德健、叶佳修、老狼、水木年华等

代表作品

《同桌的你》《外婆的澎湖湾》等

起源时间

20世纪70年代

起源地

日本、中国台湾

风格

朴实明快、积极向上

类别

流行乐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释义

展现学生的校园学习和生活以及心境情感方面的音乐创作。

简介

校园民谣最早的雏形是1868年日本人品川弥二郎创作的《阿宫先生》,20世纪70代中期,校园民谣在中国台湾兴起,但二者之间没有继承关系。1980年校园民谣在中国台湾到达顶峰。短短数年,产生了300多首作品。侯德健的《龙的传人》,叶佳修的《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都诞生在这一时期,由于商业化的影响,骨干人员的流失,校园歌曲逐渐衰落。20世纪80年代初,台湾校园歌曲开始在中国大陆传播,1994年校园民谣热达到高峰,其中以《同桌的你》最为风行。是校园民谣的代表作之一。1996年至今的校园民谣风格都没有突破,呈现没落的态势,但经典的校园民谣仍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一批音乐人在积极努力的将校园民谣传承发展下去,曾经的校园民谣已将它的触角伸出了校园围墙,渗透到流行音乐的各个领域。

校园民谣,不仅是一种简单的音乐类型,更是代表着一种文化。它在校园中创作,并融合了各式各样的音乐风格和音乐文化,它从最初演绎的校园生活,到现在校园民谣更是学校与社会结合的一道亮点。

定义与词源

校园民谣顾名思义,其带有明显校园意味、青年生活意味的独有审美情趣特色,这类民谣音乐将传统民谣的清新、自由、即兴、洒脱融入了新创作品中,旋律与节奏简单、歌词显得尤为朴素自然、主题贴近生活,多以口琴、吉他、钢琴等作为伴奏乐器,歌手的演唱风格独特,常把当地方言俚语融入其中,鉴听起来别有一种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怀感,容易与听众之间产生情感共鸣。

发展历史

起源与发展

1868年,品川弥二郎创作了一首《阿宫先生》,校园民谣的雏形便出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校园民谣热在日本走向低潮。真正成型的校园民谣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台湾,当时,台湾学院派的音乐家几乎没有为社会大众奉献出好的音乐作品,台湾青年自称是“无歌的一代”,只有唱《茉莉花》《康定情歌》和《教我如何不想她》等一些过去在大陆流行的歌曲。60年代末期,对现实不满的台湾青年学生开始以吉他伴奏,演唱美国的通俗歌曲或抗议越战的歌谣,成为“唱洋歌的一代”。由于文化的差异,台湾青年终于还是把它抛弃了。他们认为,唱别人的东西总是没有办法来排解和抚慰自己内心的寂寞。于是,青年学生从没有歌曲的时代,进人到自己写歌的时代。一批青年学生投入到校园歌曲的创作、演唱之中。

最早的校园歌曲作曲者杨弦,选用台湾诗人余光中的怀乡诗谱曲,作品深受欢迎。李双泽在一次西方歌曲的演唱会上,当场摔破具有美国文化象征意味的“可口可乐”瓶子,痛心疾首地高喊“唱我们自己的歌”。此后,一批青年学生投入到校园歌曲的创作、演唱之中。台湾校园歌曲从1974年开始兴起,到1977年和1978年发展得最为迅速,1979年到1980年到达顶峰。短短数年,产生了300多首作品。侯德健的《龙的传人》,叶佳修的《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都诞生在这一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民歌运动”。后来由于商业化的影响,骨干人员的流失,校园歌曲逐渐衰落。

传入中国大陆

改革开放以后,香港、台湾等地一些优秀音乐作品相继传入,受到大学生的关注,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台湾地区的民谣歌曲逐渐传入内地,在大学生中引起较大反响。大学生对这种结构短小精悍、旋律简洁朴实、歌词简单叙事的歌曲形式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为内地校园民谣的发展打开了视域。一些大陆作曲者、演唱者也开始涉足这一体裁。到1994年,一盒名叫《校园民谣I》(1983-1993)的盒带由大地唱片公司发行,从此大陆校园民谣有了自己的名字。大陆的校园民谣热达到高峰,其中以《同桌的你》最为风行。《同桌的你》作于1991年,是校园民谣的代表作之一。之后的校园民谣风格都没有突破,呈现没落的态势,由于创作主体、听众、校园内外环境的变化,加之大众审美和传播方式的变化,校园民谣出现了新的特征,进入了“后校园民谣时代”。2001年,“水木年华”组合的出现挽救了疲软的校园民谣,《一生有你》唱遍中国各大高校。却没能阻止校园民谣走向衰败。但经典的校园民谣仍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一批音乐人在积极努力的将校园民谣传承发展下去,曾经的校园民谣已将它的触角伸出了校园围墙,渗透到流行音乐的各个领域。

艺术特征

中国台湾

台湾校园歌曲具有两个鲜明的文化特征,其一是民族情结。许多歌曲反映出强烈的中华民族血统认可和眷恋锦绣山河的思乡之情。如侯德健创词作曲的《龙的传人》;其二是乡土气息。台湾校园歌曲中,有许多作品充满着清新的乡土气息。如叶佳修词曲的《乡间小路》《赤足走在田埂上》《外婆的澎湖湾》,胡德夫词曲的《牛背上的小孩》,杨弦词曲的《山林之歌》等。在主题方面,70年代,台湾校园歌曲主要是“乡愁”主题。如《乡愁四韵》《橄榄树》等。在跨入80年代,罗大佑的歌曲主题“往事”成了主流,例如《童年》。歌曲《向前走》描写的是生长在乡下的年轻人,前往城市追求理想。音乐风格偏向摇滚乐,为台湾校园歌曲发展开辟了新路。之后,经过陈小霞、齐秦、苏芮和伍佰的演唱,台湾校园歌曲的摇滚乐风格一直持续至世纪末。

中国大陆

音乐风格

受台湾校园歌曲等方面的影响,中国大陆校园歌曲,从70年代末开始,呈现了特色社会主义的多样性风格。70年代末《外婆的彭湖湾》《童年》《踏浪》等来自中国台湾的歌曲在校园流行;80年代初,《妈妈教我一支歌》《理想之歌》等社会主义风格的校园歌曲在校园流行;8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开放和经济繁荣,校园里流行着《幸福在哪里》《风!告诉我》《我是女生》等特色社会主义风格的歌曲。

文学特色

校园民谣的歌词大多都使用着直白的语言,叙述着种种具体可感的形象,营造出典型的校园氛围。校园民谣的语言直白显露、平实质朴,多带有有一定口语化的倾向,多使用平铺直叙的叙述方法以及回忆视角下的叙事口吻。在校园民谣的歌词中,使用的意象通常是具体可感的,同时也是简单而又自然的。校园民谣的歌词通过简单而又具体可感的意象,不添加过多的华丽辞藻,保持其自身的清新自然。

音乐特色

校园民谣的歌词需要契合音乐旋律的抑扬顿挫,适当地采用一些修辞,来方便旋律地发展。在校园民谣歌词当中,通常会出现排比、反复、长短句等修辞手法。通过歌词的反复,来进行对于旋律的配合。到了歌曲的高潮,这样的反复加强了情感,节奏更加鲜明,在轻快的旋律中营造出一种送别的伤感。些修辞手法能使得歌词更好的与旋律相契合。质朴的语言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让人产生强烈的画面感,或是加强旋律性等等,这也是校园民谣歌词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校园民谣

代表人物及作品

人物

作品

备注

品川弥二郎

《阿宫先生》

校园民谣的雏形

侯德健

《龙的传人》

叶佳修

《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

高晓松作词、作曲、编曲,老狼演唱

《同桌的你》

校园民谣的代表作之一

罗大佑

《童年》

水木年华

《一生有你》

孙浩

《中华民谣》

谷建芬

《清晨,我们踏上小道》《脚印》

周华健

《让我欢喜让我忧》

齐秦

《大约在冬季》

参考资料:

发展趋势

随着大多数群众审美观念变化与传播人群的影响,仅仅在校园领域里生根发芽的校园民谣开始倍感压力。而曾经的那一批“追逐梦想的人们”,他们也已经青春逝去,渐渐慢下了“追忆逝去青春”的脚步。如今,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极具商业性,于是校园音乐在电脑制作技术的普及下越来越趋向于乐队化和电子化。金属、英伦风、说唱以及电脑编曲都成为校园音乐的新时尚。

由校园波及开来的内地民谣在2000年后出现了更广的题材,既有水木年华、李健等人的更为精致化的新发展,也出现了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庞龙《两只蝴蝶》、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等白话俗风的偏离。与其创作数量减少及其流行度降低对应的是,民谣已不再是娱乐的中心而逐渐变成小众的音乐体裁。直到2010年代,通过选秀节目、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的推波助澜,这种曾经小众、低调的音乐类型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了从歌手、演出场地到受众的换代升级,开始重新走上国内主流文化的舞台。

价值与影响

八十年代中国台湾的校园民谣成功唤起了中国音乐人自主创新、开拓新领域的进取精神;九十年代中国内地校园民谣风格的风靡,成功推动了中国流行音乐向着积极、完美的方向发展完善;二十一世纪至今校园民谣在社会各领域的渗透影响,成功完善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全面进步。校园民谣用自己特有的风格、方式,持续影响着校园文化与社会音乐的发展。

校园民谣中所体现的社会现象,即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期中,随着时代风貌的变化所带来的青年亚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动摇了年轻学子的传统思维,他们纷纷跃出校园的围墙,把理性思考、深刻批判的视野投射在歌曲中,试图用青春理想的倔强表达唤醒人们对当下生活、对精神信仰的关怀,为不断发展前进的社会变革带来勇气。

评价

校园民谣,不仅是一种简单的音乐类型,更是代表着一种文化。它在校园中创作,并融合了各式各样的音乐风格和音乐文化,它从最初演绎的校园生活,到现在校园民谣更是学校与社会结合的一道亮点。